展示
館內設施 2F

sisak ikor tumpu
特展展廳/2F
第8屆主題展〈uymamrepunka:山丹交易與蝦夷錦〉
- Release Date:

館長致辭
歡迎蒞臨UPOPOY!
國立愛民族博物館的第八次主題展「uymamrepunka:山丹交易與蝦夷錦」開幕了!
在此,我們將向您介紹曾經從中國經由沿海和庫頁(薩哈林)傳入日本的各種物品。
大約200年前,愛努人捕獲紫貂,通過雪橇和船隻將皮毛運往中國大陸,與山丹、中國商人進行交易,以換取蝦夷錦(絲制的官服)、玻璃珠和銅錢等物品。在庫頁的愛努首領中,有些人甚至擁有大清朝廷的官職。
蝦夷錦成為愛努人與和人(日本人)之間貿易的重要商品,玻璃珠則被製作成項鏈,成為愛努女性的珍愛之物。和人非常重視蝦夷錦,從愛努人手中得到的蝦夷錦除了用作衣物,還用來製作佛教相關的物品、刀袋和紙夾等。也正因蝦夷錦的流行,存在着和人強迫愛努人上交蝦夷錦的情況,給愛努人帶來了深重苦難。
隨着俄國在19世紀中期的地區勢力擴張、以及俄中日之間國界的劃定,山丹交易也走向了終結。
我們誠邀您通過本次展覽,探索愛努人與和人如何利用這些從中國傳入的蝦夷錦等絲織品、玻璃珠以及其他物品的故事。
2025年3月15日
國立愛努民族博物館 館長
佐佐木史郎
基本資訊
第8屆主題展〈uymamrepunka:山丹交易與蝦夷錦〉
主題展期間
2025年3月15日 (星期六) ~2025年5月18日(星期日)
休館日
展覽逢周一休館(若遇假日則順延至下一個工作日休館)
- 4月28日(星期一)・5月5日(星期一)・5月6日(星期二)開館。
- 5月7日(星期三)為休館日。
開放時間
- 3月15日(星期六)~30日(星期日) 9:00~17:00
- 4月26日(星期六)~5月6日(星期二)夜間營業日 9:00~20:00
- 4月1日(星期二)~25日(星期五)、5月8日(星期四)~18日(星期日) 9:00~18:00
- 民族共生象徵空間(暱稱:UPOPOY):閉園前一小時 。國立愛努民族博物館:閉館前30分鐘 。
會場
國立愛努民族博物館 2樓 ,特展展廳
入場資訊
入場費等相關資訊,請參考UPOPOY的官方網站。
協力機構
市立函館博物館、北海道新聞社
展示構成
第一章 什麼是山丹交易
所謂的「山丹交易」,是指17至19世紀由居住在黑龍江下游地區的烏爾奇、尼夫赫和赫哲等原住民族的祖先所從事的貿易活動。這些人被愛努人稱為「山靼」(santa),這一稱呼即「山丹交易」的語源。
這些原住民族經常航行至庫頁,向愛努人與和人出售中國的絲織品、玻璃珠以及鷹羽等物品,同時購買紫貂、狐狸等毛皮以及日本的鐵製品,實際上充當了中國與日本之間的貿易中介。

收藏於北海道大學附屬圖書館
第二章 運送蝦夷錦的舟與雪橇
作為原住民族的遷徙與貨物運輸工具,舟和雪橇發揮了重要作用。雪橇通常由狗或馴鹿牽引,而舟則有時由沿河奔跑的狗來拉動。
為了穿越庫頁與大陸之間的韃靼海峽,族人們夏季用舟,冬季則藉助凍冰上的步行或狗拉雪橇等方式。
愛努人為交易而出海時,使用一種名為“板綴舟”的大型舟船。它以獨木舟為底,將木板拼接在舟體兩側,使舟的側面變高,從而增加載重量。

第三章 各種蝦夷錦與山丹服
蝦夷錦是一種色彩鮮艷的絲織品,使用金線和銀線織入龍、牡丹等花卉和雲紋、波浪等圖案。這種通過山丹交易傳入的精美織錦大部分都通過與愛努人的交易而流出到和人社會。特別是在與松前藩的往來中,蝦夷錦等山丹交易品被作為指定供奉物品。
山丹服的別名是蝦夷錦,也有來自山丹地方的絲綢之意。

第四章 玻璃珠與銅錢
在山丹交易的交易品中,以青玉為主的玻璃珠佔據了重要地位。從出土的遺物來看,這些玻璃珠在13至14世紀已經被使用。
蝦夷錦在愛努人的社會中不經常使用。與之相反,玻璃珠作為愛努女性的儀式用品,日常裝飾等被廣泛使用,被視為不可或缺的重要物品。
另外,銅錢也並非作為貨幣,而是被製作為首飾等裝飾品使用。
